沸石轉輪濃縮VOCs凈化技術是利用沸石分子篩吸附劑對排放廢氣中的VOCs進行吸附凈化的技術。沸石分子篩是結晶硅鋁酸鹽,以其規整的晶體結構、均勻一致的孔分布和可調變的表面性質在VOCs廢氣治理領域得到廣泛應用。沸石轉輪是大多數涂裝企業在治理VOCs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系統部件,主要用于大風量低濃度的VOCs廢氣富集。
一、沸石轉輪的工作原理
眾所周知,沸石轉輪面在物理區間被分為吸附區、脫附區、冷卻區域,各區域比例為10:1:1,分區圖下圖所示:
大風量低濃度的VOCs經過沸石轉輪后,由于分子之間的范德華力,VOCs被沸石微孔所吸附,凈化后的氣體可直接排至排氣筒。被吸附在沸石轉輪上的有機物再通過一小股180℃~200℃的溫度的氣體進行脫附。脫附出來的高濃度廢氣再送入其他設備進行處理,從而降低了末端處理設備的負荷,降低了運行能耗,被廣泛使用在噴涂行業、包裝行業、電子半導體行業。
二、吸附脫附性能及改善措施
轉輪按設定的速度轉動,實現了廢氣的循環吸附脫附。然而對于廢氣成分復雜,含有高沸點的有機物,往往180℃-200℃的溫度不足以將有機物脫附出來,這些高沸點有機物殘留在沸石的孔隙中,隨著時間的推移,殘留的累積量越來越多,可用于吸脫附的孔隙越來越少,最終導致轉輪出口有機物濃度偏高,排放不達標現象。因此,必須采取一定的措施,將高沸點組分從沸石中脫附出來,恢復轉輪的吸附容量。
無論是哪種沸石轉輪,廠商一般會建議周期性對轉輪進行高溫再生。如:將脫附溫度設定為300℃,進行高溫再生。然而,高溫再生時轉輪處在一個高溫、高濃度的環境中,安全風險級別也非常高。常規做法是配備專業技術人員至現場操作、監控高溫再生過程,并根據轉輪及系統相關實際運行數據以及實踐經驗,實時手動調整運行參數或采取應急措施。顯然,這樣的操作,效率低下,對專業技術人員的依賴程度較高。因此,將沸石濃縮轉輪手動高溫再生操作,轉換成自動程序控制,顯得尤為迫切。
三、高溫熱脫附控制邏輯設計
轉輪高溫熱脫附分兩種模式,分別為“在線式”和“離線式”。
“離線式”:高溫再生時,轉輪停止轉動,脫附入口溫度從200℃按一定的梯度逐步升溫至300℃。高溫脫附結束后,將轉輪再生干凈的區域轉至冷卻區,同時將含有高沸點的待脫附區域轉入脫附區。根據以上原則,并結合轉輪分區10:1:1的特點,可計算出轉輪待高溫再生區域送入轉輪再生區域所要的運轉時間。如:假設轉輪50HZ運行,轉1圈需要15min,因此從吸附區轉至脫附區,轉輪轉動1次理論所需要的時間為:15min/(10+1+1)×60s/min=75s。但為保證各區域均能完全高溫再生,轉輪相鄰兩次高溫再生面足夠的搭接長度,同時兼顧轉輪脫附區隔板保溫厚度的影響,選取轉輪每次連續轉動時間為60s,此處稱為步長為60s。
轉輪高溫再生時,轉輪停止轉動,脫附入口按設定的溫升梯度進行升溫,直到300℃。每階段高溫再生過程中,通過轉輪進出口溫差,并輔助脫附出口廢氣濃度值以判別脫附效果。以此確定下個階段的起始條件。其控制邏輯圖如下所示:
T0:脫附入口初始再生溫度,220℃;
T1:設定脫附入口溫度;
T2:脫附出口溫度;
i:脫附升溫次數;
j:轉輪分區脫附次數;
T:脫附進出口溫差大于設定值后的延長時間;
ΔTs:脫附溫升梯度設置值;
ΔT(i):脫附進出口溫差。
離線式高溫熱脫附適合于非連續性生產型的企業,脫附過程可視化,可利用轉輪脫附出口的濃度變換趨勢對高溫脫附時長,脫附溫度進行動態控制,脫附效果干凈徹底。
“在線式”:轉輪連續低速運轉,脫附周期內,脫附溫度規律性脈沖變化。轉輪在每個扇區內,會經歷低溫到高溫再到低溫脫附的過程,屬于間歇性高溫再生。
在線式高溫熱脫附的優點是,在沸石轉輪仍然處于吸附工作的同時,同步進行高溫脫附,對于連續型生產的企業,實現了非停機的狀態下,提高了轉輪的吸附容量,改善了轉輪的吸附性能,減少了污染物的排放。但也有明顯的缺點,無法非常直觀地表達再生效果。且只能在轉輪仍然有足夠的吸附容量情況下進行操作,否則容易造成轉輪吸附出口排放濃度超標。因此“在線式”在實際工程項目中應用較少。
四、安全連鎖控制設計
但無論是在線式還是離線式高溫熱脫附,安全連鎖及故障報警的設計仍然是整個控制系統設計的重點。安全連鎖控制應從硬件與軟件兩方面分別進行設計。
為保證轉輪的長期安全穩定運行,硬件方面,從電氣控制系統設計出發,盡量減少轉輪停轉的可能性。因此,轉輪采用雙電源供電,即采用市電與UPS電源供電,當市電停電時,UPS的續航電池仍然能維持轉輪運行半小時以上;此外,轉輪減速機應配置雙驅動回路,即變頻器驅動與工頻驅動,變頻器驅動為實現工藝需求,調整轉輪轉速,當變頻器出現故障時,立即切換至工頻運行。以上兩種電氣配置的主要目是防止轉輪局部區域長期處于高溫狀態,避免出現轉輪悶燃情況發生。
轉輪減速機與轉輪本體的驅動一般采用皮帶或鏈條傳動,判斷轉輪的轉動除最直觀的判斷電機是否在正常運行外,更應關注轉輪本體的轉動的真實性,因為中間傳動部件皮帶或鏈條有可能出現打滑或斷裂情況,造成轉輪電機還在轉動時,轉輪實際已經停止轉動。為杜絕此類情況的發生,可利用控制軟件計算與編程功能,進行判別并實現相應的安全連鎖控制。
轉輪出廠時,圓周方向平均布置有數個檢知擋塊,檢知擋塊與轉輪一起轉動,當碰到限位開關時,限位開關會由閉合信號轉換成斷開信號。因此可根據轉輪轉速V以及檢知擋塊的數量n,確定限位開關的接通持續時間Toff(V,n)與斷開延時時間Ton(V,n),轉輪實際轉動過程中,限位開關的實際接通持續時間與實際斷開延時時間分別與Toff及Ton進行比較,以判斷轉輪實際的狀態。
對于“離線式”高溫再生過程中的安全連鎖因果關系規劃如下表:
來源:VOCs減排工作站
Powered by MetInfo www.mituo.cn